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修改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样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8:29:54  浏览:92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修改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样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修改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表样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税发[1994]2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了便于纳税人正确地履行增值税的纳税申报义务,全面、准确地反映增值税税款计算过程,根据增值税征税申报制度实施一年以来的情况,我们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行了修改,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为全国统一表样,各地不得随意变更格式及项目内容。
二、有关《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其他管理事项,如印制等仍按现行办法执行。
三、本申报表从1995年度的第一个纳税申报期起使用。
请依照执行。
附件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均应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按期填报本表,并于次月1日起10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税款所属时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
|纳税人登记号| | | | | | | | | | | | | | |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金额单位: 元
|------|-----------------------------|----------------------
|纳税人名称 | |法定代表人姓名| |营业地址| |
|----------------------------------------------------------|
|开户银行及帐号| |经济性质| |经济类型| |电话号码| |
|---------------------------------|-----|------------------|
| | |应税销售额| 适用税率 | 税 额 |免税销售额|
| | 项 目 |-----|------|-----|-----|

| |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 | 1 | 2 |3=2×1| 4 |
|本|-------------------------------|-----|------|-----|-----|
| |货物: | | | | |
|期|-------------------------------|-----|------|-----|-----|
| | | | | | |
|销|-------------------------------|-----|------|-----|-----|
| | | | | | |
|项|-------------------------------|-----|------|-----|-----|
| |应税劳务: | | | | |
|税|-------------------------------|-----|------|-----|-----|
| |视同销售: | | | | |
|额|-------------------------------|-----|------|-----|-----|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续表
------------------------------------------------------
| | | | | 10% 税 率 | | |
| | 税 额|17%税率 |13%税率 |---------------|6%税率|合计|
| | 项 目 | | |免税农产品|运输费用|废旧物资| | |
|本|-----------------|----|----|-----|----|----|---|--|
| |本期发生额 | 5 | | | | | | | |

|期|--------|--------|----|----|-----|----|----|---|--|
| |减:免税货物用 | 6 | | | | | | | |
|进|--------|--------|----|----|-----|----|----|---|--|
| |减:非应税项目用| 7 | | | | | | | |
|项|--------|--------|----|----|-----|----|----|---|--|
| |减:非常损失 | 8 | | | | | | | |
|税|--------|--------|----|----|-----|----|----|---|--|
| |减:简易办法征税| 9 | | | | | | | |
|额| 货物用 | | | | | | | | |
| |--------|--------|----|----|-----|----|----|---|--|
| |抵扣税额 | 10=5-6-7-8-9 | | | | | | | |
|-|--------------------------------------------------|
|期| 税 额 | 本 月 数 | 累 计 数 |
| | 项 目 | | |
|初|--------------------------------|-------|---------|
| |期初进项税额余额 | 11 | | |
|进|------------|-------------------|-------|---------|
| |抵扣比例 | 12 | | |
|项|------------|-------------------|-------|---------|
| |抵扣税额 | 13=11×12 | | |

|税|------------|-------------------|-------|---------|
|额|尚未抵扣的期初进项税额 | 14=11-13 | | |
|-|--------------------------------|-------|---------|
| | 税 额 | 本 月 数 | 累 计 数 |
| | 项 目 | | |
|税|--------------------------------|-------|---------|
| |销项税额合计 | 15 | | |
|款|------------|-------------------|-------|---------|
| |抵扣税额合计 | 16=10+13 | | |
|计|------------|-------------------|-------|---------|
| |上期留抵税额 | 17 | | |
|算|------------|-------------------|-------|---------|
| |应抵扣税额合计 | 18=16+17 | | |
| |------------|-------------------|-------|---------|
| |实际抵扣税额 |19(如18<15则为18,如18>15则为15) | | |
| |------------|-------------------|-------|---------|
| |应纳税额 | 20=15-19 | | |
------------------------------------------------------

续表
-------------------------------------------------------
| | 税 额 | 本 月 数 | 累 计 数 |
| | 项 目 | | |
|税|-------------------------------|---------|---------|
| |代扣代缴税额 | 21 | | |
|款|------------|------------------|---------|---------|
| |应纳税额合计 | 22=20+21 | | |
|计|------------|------------------|---------|---------|
| |已交纳税额 | 23 | | |
|算|------------|------------------|---------|---------|
| |应补(退)税额 | 24=22-23 | | |
| |------------|------------------|---------|---------|
| |留抵税额 | 25=18-19 | | |
| |------------|------------------|---------|---------|
| |截止上期累计欠税额 | 26 | × | |

| |------------|------------------|---------|---------|
| |本期已清理欠税 | 27 | | × |
|-----------------------------------------------------|
|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申报人,请填写下列资料) | |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 |
|授 权| 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现授权 |声|暂行条例》的规定填报的,我确信它是真实的、|
| |(地址) 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报人,任何与本申 | |可靠的、完整的。 |
|代理人|报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与此人。 |明| |
| | 授权人签字: | | 声明人签字: |
-------------------------------------------------------
会计主管签字: 代理申报人签字: 纳税人盖章: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
|收到日期| |接收人| |审核日期| | |
|----|------------------------|主管税务机关盖章: |
|审核记录| |核 收 人 签 字: |
-------------------------------------------------------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第二联略)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交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二、本表“纳税人登记号”栏,按税务机关规定的登记号填写。
三、本表“经济类型”栏,按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煤气、供水及商业分别填写。
四、本表“销项税额”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要求填写:
(一)“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按“货物、应税劳务、视同销售”分别填列。“货物”按国家税务总局会计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适用税率分别填列。
(二)第一项“应税销售额”的填写口径,为增值税的计税销售额(包括开具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的销售额和不开发票的销售额)。如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不作销售的而按税法规定应征税的价外费用,也应填入“应税销售额”中。
(三)第一项“应税销售额”和第四项“免税销售额”均不包括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四)第二项“适用税率”按所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适用税率填写,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税的货物,该栏按6%的征收率填写。
五、本表“本期进项税额”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要求填写:
(一)第五项的“本期发生额”栏,应根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税款,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填列。
1.“免税农产品”项目,按照采购免税农产品的买价,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
2.“运输费用”项目,按照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运费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
3.“废旧物资”项目,填报的范围仅指专门从事废旧物资经营的纳税人,按照收购金额依10%的扣除率计算填列。
4.“6%税率”项目,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按6%税率注明税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税款。
(二)“本期发生额”栏中各项目的填写口径,是指按照增值税税法规定准予从增值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税法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填入本栏中的有关项目。如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用于非应税项目、用于免税项目、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购
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对购进时无法确定用途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如免税货物或免税劳务与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共同耗用的进项税额、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进项税额等,可填入本栏。
(三)第六项“减:免税货物用”、第七项“减:非应税项目用”、第八项“减:非常损失”、第九项“减:简易办法征税货物用”的填写口径,应同“本期发生额”栏的填写口径一致。如在购进时直接用于免税项目的未填入“本期发生额”栏的进项税额,不需再填入“减:免税货物
用”栏。
1.第七项“减:非应税项目用”,包括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第八项“减:非常损失”包括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2.第六项至第九项不易划分进项税额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计算分摊填写。
六、本表“期初进项税额”有关栏次,按以下方法填写:
(一)“期初进项税额”栏,为1995年初尚未抵扣的“期初进项税额”余额,应根据“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填写。
(二)“抵扣比例”栏,为税务征收机关规定的抵扣比例。
七、本表“税款计算”中的有关栏次,按下列方法填写:
(一)第十七项“上期留抵税额”栏,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留抵税额”累计数。
(二)第二十一项“代扣代缴税额”栏,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扣缴的增值税。
(三)第二十三项“已交纳税额”栏的“本月数”为纳税人在本申报期内预缴的税款;“累计数”为当年初至本申报期内实际交纳的税款。
八、本申报表一式两联,第一联为申报联,纳税人按期向税务机关申报;第二联为收执联,纳税人于申报时应连同申报联交税务机关签章后作为申报的凭证。
九、由一般纳税人填写的增值税的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应在纳税申报时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起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附列资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
金额单位:元
-----------------------------------------
| | | | | | 本 期 开 具 | | |
| | | |期初库|本期领|-----------|本期遗|期末库|
| |专用发票版本|栏次| | | | | 其中: | | |
| | | |存份数|购份数|份数|税额| |失份数|存份数|
| | | | | | | |废票份数 | | |
| |------|--|---|---|--|--|-----|---|---|
| | | 万元版| 1| | | | | | | |
| |手|----|--|---|---|--|--|-----|---|---|
| |工|十万元版| 2| | | | | | | |
|专|四|----|--|---|---|--|--|-----|---|---|
|用|联|百万元版| 3| | | | | | | |
|发|票|----|--|---|---|--|--|-----|---|---|
|票| |千万元版| 4| | | | | | | |
|领|-|----|--|---|---|--|--|-----|---|---|
|用| | 万元版| 5| | | | | | | |
|存|手|----|--|---|---|--|--|-----|---|---|
|情|工|十万元版| 6| | | | | | | |
|况|七|----|--|---|---|--|--|-----|---|---|
| |联|百万元版| 7| | | | | | | |
| |票|----|--|---|---|--|--|-----|---|---|
| | |千万元版| 8| | | | | | | |
| |-|----|--|---|---|--|--|-----|---|---|
| |电| 四联版| 9| | | | | | | |
| |脑|----|--|---|---|--|--|-----|---|---|
| |票| 七联版|10| | | | | | | |
| |------|--|---|---|--|--|-----|---|---|
| | 合计 |11| | | | | | | |
-----------------------------------------

续表
----------------------------------------
| | | | | | 本 期 开 具 | | |
| | | |期初库|本期领|----------|本期遗|期末库|
| |专用发票版本|栏次| | | | | 其中:| | |
| | | |存份数|购份数|份数|税额| |失份数|存份数|
| | | | | | | |废票份数| | |
|-|--------------------------------|---|
| | 项 目 |栏次|凭证份数|进项税额| |
| |-------------------|--|----|----| |
| |本期购进货物和劳务取得的专用发票 |12| | | |
| |-------------------|--|----|----| |
| |其中:按规定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13| | | |
| |-------------------|--|----|----| |
|扣|按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14| | | |
|税|-------------------|--|----|----| |
|凭|本期购进免税农产品的收购凭证及普 | | | | |
|证| |15| | |备 注|
| |通发票 | | | | |
| |-------------------|--|----|----| |
| |本期发生运输费用取得的结算单据 |16| | | |
| |-------------------|--|----|----| |
| |本期购进废旧物资的收购凭证 |17| | | |
| |-------------------|--|----|----| |
| |本期进口货物取得的完税凭证 |18| | | |
|----------------------------------| |
| 从购货方取得的〈销货退回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份数: | |
----------------------------------------
填表说明:
1.第11栏填写1至10栏的合计数。
2.第12栏填写本期购进货物和劳务取得专用发票的总份数和相应的
税额,第12栏=第13栏+第14栏。
3.第13栏填写本期购进货物和劳务取得专用发票中不能抵扣的进项
税额,如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和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的货物、
劳务的进项税额等等,本栏不填写专用发票份数。
4.第14栏填写本期购进货物和劳务按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栏
不填写专用发票份数。
5.第15栏不包括用于生产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的免税农产品。
6.第16栏不包括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发生的运输费用。
7.第17栏仅限于从事废旧物资经营的企业填写,其他企业一律不得填
写。
8.第18栏不包括进口固定资产和用于免税项目、非应税项目货物的应
税凭证。
附件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及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均应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填报本表,并于次月1日至10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税款所属时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
|纳税人登记号| | | | | | | | | | | | | | |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金额单位: 元
|------|-----------------------------|----------------------
|纳税人名称 | |法定代表人姓名| |营业地址| |
|------------------------------------|------------|----|---|
|开户银行及帐号| |经济类型| |电话号码| |
|----------------------------------------------------------|
| 项 目| 销售额 | 征收率 | 本期应纳税额 | 截止上期累计欠税额 | 本期已清理欠税额 |

| |-----|-----|--------|-----------|------------|
|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 | 1 | 2 | 3=1×2 | 4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申报人,请填写下列资料) | |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 |
|授 权| 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现授权 |声|暂行条例》的规定填报的,我确信它是真实的、 |
| |(地址) 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报人,任何与本申 | |可靠的、完整的。 |
|代理人|报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与此人。 |明| |
| | 授权人签字: | | 声明人签字: |
------------------------------------------------------------
会计主管签字: 代理申报人签字: 纳税人盖章: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续表
-------------------------------------------------------
|收到日期| |接收人| |审核日期| |主管税务机关盖章: |
|----|------------------------| |
|审核记录| |核 收 人 签 字: |
-------------------------------------------------------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报。
二、本表中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名称”,按“货物、应税劳务、视同销售”分别填列。“货物名称”按国家税务总
局会计统计报表的分类口径及不同的适用税率分别汇总填列。
三、本申报表的“经济类型”只按“工业”或“商业”类型划分填写。
四、本申报表为两联,第一联为申报联,由纳税人按期向税务机关申报;第二联为收执联,纳税人于申报时连同
申报联交税务机关签章后收回作为申报凭证。
(第二联略)



1994年12月3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藏自治区通信线路保护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西藏自治区通信线路保护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2号


  《西藏自治区通信线路保护办法》,已经1999年1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自治区主席 列确
二000年十月十九日


西藏自治区通信线路保护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通信线路,维护国家利益和用户权益,根据《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通信线路,包括:
  (一)架空线路一电杆、电线、电缆、光缆、线担、隔电子、拉线及其他附属设备;
  (二)埋设线路一地下、水底、管道电缆、光缆,人孔、标石、标志、水线标志牌、无人值守载波增音站、电缆充气站及其他附属设备; (三)无线线路一无人值守微波站,微波无源反射板,无线电收、发信天线,微波和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天线,天线馈线的杆塔、导线、波导、基站、直放站、铁塔及其他附属设备。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通信线路工作的领导,坚持专业护线与群众护线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护线联防,将护线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评范围。在通信线路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协助通信部门进行抢修。执行通信抢修任务的车辆,有关部门应予以优先放行。
  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开展保护通信线路的宣传教育,加强通信线路的安全防范和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本办法的实施。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破坏通信线路案件的查处工作,积极配合通信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打击破坏通信线路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通信线路的义务,有权检举揭发和制止破坏通信线路、危害通信安全的行为。
  第五条 设置电杆和埋设电缆、光缆应当尽量节约用地,少占或者不占耕地。确须占用耕地、草场、公路的,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积极配合。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审批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时,应当充分考虑通信保密和安全。
  新建、改建城镇道路、桥梁、隧道时,城建部门应当根据城镇建设规划的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电信技术标准,预设通信地下管线或者预留位置。
  第七条 在城镇和工矿区建设通信线路,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的电信技术标准纳入城镇管线综合规划,尽量与道路及其他管网同步建设。
  第八条 通信线路一般不得迁改。
  通信主管部门需要迁改现有设备、设施时,除抢修通信线路障碍等紧急情况外,应当事先征得有关单位的同意,事后按照原标准负责恢复。
  其他单位和个人需要迁改通信线路时,应当事先征得通信主管部门的同意,在不低于原设施功能的前提下予以迁改。迁改工程所需费用和材料由提出迁改的单位承担。
  第九条 通信线路沿线附近兴建或者改建道路、桥梁、涵洞、房屋、农田水利工程或者敷设管道、架设线路、植树造林、开沟、挖渠、运输超高大物件等,如有可能危及通信线路安全,影响通信畅通的,应当事先征得通信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
  第十条 铺设输电线路、广播线路、兴建有腐蚀性排放的工厂等可能产生危害和干扰影响通信线路设备和通信畅通的,应当事先征得通信主管部门的同意,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十一条 树木与通信线路之间应当保持规定的标准距离。
  因树木自然生长影响通信线路安全时,通信主管部门应当与林木管护单位协商,及时修剪。
  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故等紧急情况时,通信部主管部门可以修剪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树木,确保通信安全。
  第十二条 除公安等有关部门指定的废旧通信器材回收单位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废旧电线、电缆、光缆等通信器材。
  出售废旧通信器材,必须持有证明。
  严禁收购无单位证明或者个人出售的废旧通信器材。收购单位在收购过程中,发现有盗卖、变卖通信器材的非法行为或者可疑线索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通信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禁止下列危害或者损坏通信线路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在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范围内进行爆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二)损坏或者擅自移动电杆、拉线、天线、天线馈线杆塔、载波增音站、光缆中继站和微波站,以及地面上的标石、标志、宣传牌;
  (三)攀登电杆、拉线杆塔及其他附属设备;
  (四)在电杆、拉线、天线、天线馈线杆塔、支架及其他附属设备上拴牲畜,搭挂电灯线、电力线、广播线或者在通信线路上搭挂广播喇叭和电视机天线;
  (五)向电杆、电线、隔电子、电缆、光缆、天线、天线馈线以及线路附属设备射击、抛掷杂物;
  (六)未经无线电管理机构和通信主管部门同意,在一级干线微波、卫星通道净空控制范围内新建或者修建影响通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七)未经通信主管部门许可,占用或者挪用建筑物内通信管线,擅自迁改线路;
  (八)在埋有地下电缆、光缆等管线土方和规定的侧向,架空明线下方进行钻探、堆放笨重物品、垃圾、矿渣或者倾倒含有酸、碱、盐的液体;
  (九)在设有过江河电缆、光缆的水域内抛锚、挖沙、炸鱼;
  (十)在地下电缆、光缆两侧一米范围内建屋搭棚,或者在地下电缆、光缆三米范围内挖沙取土和设置厕所、粪池、牲畜圈、沼气池等可能引起电缆、光缆腐蚀的建筑;
  (十一)在市区内电缆、光缆两侧零点七五米的范围内以及在市区外电缆、光缆两侧各二米的范围内植树;
  (十二)偷盗电杆、电线、电缆、光缆等通信线路设施;
  (十三)利用技术手段盗听通信秘密、危害通信安全;(十四)其他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行为。
  第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通信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一)保护通信线路设施做出重大贡献的;
  (二)发现通信设施隐患及时报告或者排除险情的;
  (三)协助通信部门维护、抢修通信设施事迹突出的;
  (四)制止或者检举揭发损毁、盗窃、破坏通信设施行为和利用通信设施从事违法活动的;
  (五)在通信线路保护中有其他突出成绩的。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危害、损坏或者阻断通信线路的,由通信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承担修复费用、保护费用、搬迁费用和赔偿阻断通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盗窃通信线路或者利用技术手段危害通信安全的,以及非法收购通信器材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通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章作业、玩忽职守造成通信线路设施损坏、阻断通信的,由通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审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违反其他规定,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二十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通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郑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69号


《郑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业经2007年10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赵建才


二○○七年十月二十日


郑州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业协会管理,规范行业协会行为,维护行业协会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协会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业协会,是指经依法登记,由同业经济组织自愿组成,并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行业协会的设立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行为规范、制度健全的行业协会体系。
行业协会管理遵循政会分开、依法监管的原则,坚持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行业协会改革应当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协调。
第五条 行业协会应当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行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开展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六条 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行业协会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称登记管理机关)。
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及政府授权的组织,是相关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称业务主管单位)。 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职责,共同做好行业协会管理工作。


第二章 成立登记


第七条 行业协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设立,也可以按照产品分类、经营方式、经营环节或者服务类型等为依据设立。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复设立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行业协会。
第八条 成立行业协会,应当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成立行业协会的发起人必须达到6家以上,且属于在本地取得营业执照并在本行业开展活动2年以上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经济组织。
第九条 行业协会的名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行业协会的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行业特征;
(二)被撤销的行业协会或者被取缔组织的名称3年内不得使用;
(三)与已登记的行业协会名称有明显区别;(四)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条 成立行业协会,应当经相应的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业务主管单位应当自收到发起人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成立的决定。同意成立的,发给批准文件;不同意成立的,应当向发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发起人在取得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后,应当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登记管理机关的筹备许可,召开成立大会,领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行业协会登记时,可以对行业协会成立的必要性、宗旨、业务范围和相关经济组织的意愿等情况组织听证。
第十二条 发起人应当自取得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筹备的许可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发布行业协会筹备公告,接受同业经济组织的入会申请。发起人应当自取得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筹备的许可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成立大会。筹备大会必须由全体入会申请人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协会章程应当经全体入会申请人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其他决议由出席会议的入会申请人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三条 行业协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工作成本以及会员的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会费标准。会费标准应当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在章程中载明。
第十四条 行业协会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依法终止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手续。


第三章 会员和组织结构


第十五条 行业协会实行会员制。同一行业中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规模的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入会权。入会条件和程序由章程规定。
第十六条 行业协会章程应当对会员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保障会员权利、义务平等。任何会员不得利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等优势,剥夺或者限制其他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
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会长、秘书长按照章程规定行使职权。
第十八条 行业协会设会长,会长是行业协会的法定代表人。会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从事本行业工作2年以上,熟悉行业情况且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没有不良的社会信用记录;
(三)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四)没有兼任其他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行业协会设监事会,会员较少的行业协会可以不设监事会,只设监事。
监事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行业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不得兼任监事。
监事会或者监事负责监督行业协会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并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监事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
第二十条 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监事不得从同一会员单位中产生。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不得兼任行业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确需兼任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行业协会常设机构的办事人员应当逐步推行专业化、职业化。


第四章 职能


第二十一条 行业协会行使下列行业代表职能:
(一)代表本行业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参与涉及行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决策的论证,向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涉及行业利益的事项;
(二)参与涉及本行业的法规、规章、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
(三)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规范和行业发展规划;
(四)参与行业资质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及推广、事故认定等工作;
(五)参与或者组织会员单位参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工作;
(六)代表本行业会员开展行业性集体谈判,提出涉及本行业利益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二条 行业协会行使下列行业自律职能:
(一)在本行业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政府相关政策;
(二)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建立行业诚信评估制度;
(三)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及相关质量、技术及服务规范;
(四)推进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第二十三条 行业协会行使下列行业服务职能:
(一)指导、帮助会员改善经营管理;
(二)开展行业培训,提供咨询服务;
(三)协助会员制定、实施企业标准;
(四)收集、发布行业信息,推广行业产品或者服务;
(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行业检查、行业评比和市场评估;
(六)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会展和招商活动;
(七)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八)开展章程规定的其他促进行业发展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行业协会行使下列行业协调职能:
(一)协调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会员与消费者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争议;
(二)协调本行业协会与其他行业协会或者经济组织的关系;
(三)沟通本行业与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协助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工作;
(四)协调会员之间的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
第二十五条 行业协会对会员的下列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可以按照章程的规定采取通报、警告、同业制裁、除名等行业惩戒措施: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规定的;
(二)提供的产品、服务达不到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的;
(三)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四)损害消费者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危害行业整体形象的。行业协会对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应当建议并协助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章 促进与保障


第二十六条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行业协会发展需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行业协会依法独立开展活动,为行业协会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行业协会依法开展活动需要政府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支持的,政府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职权范围内积极予以支持。
第二十七条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时,应当主动听取和征求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八条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将行业准入资质审查、技能资格考核、技术职称评审、行业评估论证等适宜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依法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承担。
行业协会受政府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开展业务活动或提供服务的,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支付相应的费用。
第二十九条 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保护行业协会的自主权,不得非法干预行业协会的机构、人事、资产、财务等事项。
行业协会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作他用。
第三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行业协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纳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范围,并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待遇。
行业协会中具备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由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初审和申报。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行业协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对行业协会的监督检查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将监督检查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布。
行业协会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行业协会综合评价体系。对诚信守法、严格自律、作用突出的行业协会,由市、县(市、区)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二条 行业协会应当执行国家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收取会费、接受资助或社会捐赠、开展行业服务、受委托开展业务活动等合法途径筹集经费。
行业协会的经费使用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
行业协会依法接受捐赠、资助的,应当与捐赠人或资助人约定使用方式;未约定的,其使用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行业协会接受捐赠、资助,应当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三十四条 行业协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强行要求单位或个人入会;
(二)通过制订行业规则、经营性收费标准或者以其他方式垄断市场,妨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非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三)向会员乱收费、乱摊派,限制会员开展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参与其他正当的社会活动;
(四)在会员之间实施歧视性待遇;
(五)发布、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出具虚假的评估论证报告、证明、认证书等文件;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未经依法登记的组织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活动,或者行业协会有违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举报。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或会同业务主管单位查处。
第三十六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行业协会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擅自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的行业协会继续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主要责任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十七条 行业协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定条件和程序,批准行业协会筹备或准予登记的;
(二)不按规定办理行业协会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的;
(三)非法干预行业协会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的;
(四)侵占、私分、挪用行业协会资产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六)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管理。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